值得諾貝爾獎肯定的"自噬作用"是什麼?HSTalks 告訴你!

【撰文●飛資得醫學資訊‧Daniel Su】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10月在斯德哥爾摩宣佈,將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在細胞自噬機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自60年代發現"細胞自噬"起,由於對該領域的了解甚少,相關的研究發現就一直停滯不前,直到1990年代,大隅良典使用酵母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發現了細胞自噬的關鍵基因,才突破了瓶頸。


細胞自噬成為近年來熱門研究領域

細胞自噬(autophagy)是近年來熱門研究領域。「自噬」字面意思是「將自己吃掉」,實則是一種細胞自身成分降解和循環的基本過程。換句話說,細胞在應對短暫的生存壓力時,可通過降解自身不必需的成分來提供營養和能量,維持生命。相應地,自噬作用也可能降解潛在的毒性蛋白來阻止細胞損傷,或是阻止細胞的凋亡進程。不少有冬眠習性的哺乳類還會利用這一現象,讓細胞內的物質再生藉以維持生命。

關於自噬作用的演化成因,科學家推測可能是要應付細胞的飢餓狀態,或做為原始的免疫防禦機制,也可能兩者兼具。

大隅良典的發現更新了人類關於細胞物質循環的舊有觀點,開啟了理解自噬在許多生理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新道路。


研究成果對於多种疾病治療有重要意義

大隅良典的研究成果有助於人類更好的瞭解細胞如何實現自身的循環利用。在適應飢餓或應對感染等許多生理進程中,細胞自噬機制都有重要意義。大隅良典的研究也發現,「自噬作用」一旦異常或其基因發生突變,可能會引發癌症、糖尿病、神經疾病、巴金森氏症。適當提高細胞的基礎自噬水平可能成為未來疾病預防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HSTalks Biomedical Collection-Cell Biology 系列 有超過1050部影音型演講,其中有許多探討自噬作用的相關講座,從autophagy 的原理到因其基因發生突變所可能引起的相關疾病研究及治療。希望透過這些講座,我們能提供讀者一個關於這個時下最熱門話題的最新及全方面的觀點。

1. 自噬性的细胞死亡:什么是自噬作用?自噬的功能及起因..等


2. 細胞自噬做為感染的防線:從自噬體談起,其起源,衰退。細胞自噬與克隆氏症候群的連結..等

3. 衰老和蛋白質體內平衡 : 蛋白質毒性与老化的關聯, 伴護蛋白在細胞老化的角色,哺乳類不同的細胞自噬型態及其與蛋白內穩態的連結…等




更多相關的演講資訊都在HSTalks…….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