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做得更好,重新定位圖書館服務資源和角色 - 專訪交通大學圖書館館長袁賢銘教授



袁賢銘教授為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的教授,在他帶引的分散式系統實驗室被《財訊》譽為是目前台灣軟體產業中新興創業者的孕育場所(1)。在去年八月起兼任交通大學圖書館館長,於教書多年後從純教授職務回到行政體系來服務,他想要在生活中增加一些新的體認並服務校園,袁教授主要專注在分散式系統、雲端系統相關研究,看到圖書館自動化和系統是分散系統是應用層面,自己同時是電子資源的經常使用者,總是覺得事情可以做得更好,秉持這樣的簡單信念,從使用者來進入圖書館領域,明白很多圖書館業務不容易一蹴可幾,但是樂觀以待,從使用者的應用觀點出發,站在圖書館使用多元化與人性化,來思考圖書館資源、讀者的動線與空間需要,規劃圖書館資源的運用可能定位與角色,可以看到交大圖書館的服務有不同的改善與面貌,只要存乎一心,就有機會可以做得更好。

數位化學術資源做更好的服務
大學圖書館重要的任務是支援老師的教學、研究和學生學習,現今大部分的學術資源都走向電子化,袁教授看到外文資源已經普遍電子化,Google也有圖書數位化的計畫,而中文資源數位化受限於法律規定與授權機制的影響,進行的步伐相對緩慢,再加上電子本書的再製和版權費用沒有像紙本生產的利潤,國內的出版社對於追溯過往的書籍與雜誌的數位化更是遲緩。以圖書館保存的立場,思考更廣泛的運用紙本資源,輔助學生學習和研究的需要,對於沒有著作權的學術舊書、陳舊的學術期刊、紙本碩博士論文開始有掃描的規劃,仿效國外重製舊書的方式,以保存的理由來保存研究資源,在運用層面上還有待訂定施行細則來推行服務。大陸圖書館在數位化舊籍與學術用書進行得比較好,可以在非商業用途下,重製學術性舊籍,這部分對於學術資源普及化有很大的影響。


用圖書館電子書做教材,從利用的核心支援教學
外文教科書大多採全球均一價格,零售價格偏高,現在的學生買教科書意願低於50%,而老師的投影片做得很仔細,學生也可以不買書,但在顧及完整教學理念下,袁教授憂心透過投影片汲取知識是片斷的,學習的效果就不完整,目前圖書館買的電子書都是商業用書,內容比較艱澀,館長想嘗試鼓勵老師用圖書館買的電子書來做教材,可以將章節拆開來,採用多種電子書組搭的內容,重新選擇適用內容自編教材,順便搭上學校在推行MOOCs的機會,教材需要重製,大學生的學習還是仰賴圖書來做基礎學習。臺灣圖書館間雖有電子書聯盟來採購電子書,但是圖書館遭遇到的問題是配合教學用書的內容不完整,每年有不同的出版社進入標案,去年WileySpringer沒有進入聯盟,聯盟應該以學習和教學內容導向讓所有出版社進來。面對這樣的缺漏,圖書館只好自己和書商談,成本增加,圖書館要去營造足夠的電子館藏來支援教學,期望可以充實更多的元件讓老師來選擇教書素材。談判過程中,也發現出版商以電子版教科書打包(package)為一個獨立的collection,學校無法負擔,學生也不太買書,傾向於用學長的舊書或中文版,要推動教科書package有困難。袁教授想嘗試鼓勵老是來採用圖書館電子書做教材,導引學生使用資源。


「多元學習空間」與「學習指導教授服務」共創學習新體驗
圖書館的空間在資源電子化後,書籍挪移集中管理後與有更廣闊的運用空間,在圖書館二樓「多元學習空間」營造可以自由討論和傢俱挪動,允許有聲音的討論,在二樓的開放空間原本就是人員進出,不影響圖書館其他樓層安靜的需要。將陸續在三樓營造同樣的空間,同學可以藉投影機做簡報練習,有沙發可以休閒,可以有多元的應用和學習。下學期開始會有一個新的「學習指導教授服務」服務,會邀請每日仍舊到圖書館閱覽的退休老師,徵求有意願的退休老師來做學生的專業指導,學生可以自行登記選擇做接受輔導。學生通常是考試前後才會集中利用圖書館,此規畫可以讓圖書館空間有更好的運用,會幫退休老師安排座位,有別於過往教務處「霹靂博」的課業教授,學生可以自由的選擇,藉由一對一或一對幾位同學的方式,更想要貼近同學的課業指導,也可以和老師談談學習、寫作、升學、生涯與就業的個別經驗指導。
整體空間整理還著眼於實體圖書和期刊數量的減少,期刊選擇以電子化為主、過期期刊也會盡量補齊電子版本,四樓的期刊空間大量釋出空間,目前規畫的有獨立的討論空間,原有期刊館員工作室搬到一樓行政樓層,讓學生容易借到實體空間做團體討論,除了可以照應到大學部學生需求,還有考慮到竹北客家學院學生有移動到光復校區內學習,在課間需要有更具彈性的實體空間可做討論與課業活動,交大在光復、博愛校區的各系所空間原本就充足,理工科系因學習需求原本就設有實驗室,團體討論空間也包含在其中,人文社會系所的多半是自我學習的自修空間,沒有實驗室的討論空間,圖書館新設的獨立式討論空間可以滿足討論的需要。

出版社加入館際合作新構思
圖書館經費一直面臨縮減,面對高漲的期刊研究資源不得不採取刪刊,圖書館盡量加入文件傳遞和館際合作組織來補救資源需求,目前雖已加入NDDSRapidILLOCLC等文獻傳遞服務,RapidILL偏向美國,OCLC的收取額外費用都沒有辦法滿足全面的需要。如果有可能,袁教授主張出版社可以用商業模式促成客戶群交換資訊,可能會更有機會做文獻傳遞,因為出版社最清楚客戶的訂購清單,大型的圖書館有經費也有能力購買較完整package的期刊,可以供應小型圖書館沒有完整package單篇文獻的需要,小圖書館是以最小的單位來購買期刊set,大型圖書館可以藉此取得一些費用補貼,對於出版社而言可以保住所有大小客戶,可以透過收取手續費開啟服務,目前去付pay per view的費用仍舊偏高,客戶不離開是保有商業規模重要的概念。站在出版社的立場,可以讓圖書館不用加入ILL組織來使用出版社的系統,以RapidILL每年年費為USD 5,000元來看,對小館而言,這是一筆可觀的費用。

這樣的想法來自於使用者觀點,在學術領域中,學者同時扮演作者、編者與審稿者的角色,以要做Reviewer對投稿的期刊文章審查的立場,審稿時要做好reviewer,不僅需要資源也要有系統來支援,除了要審核投稿的文章,還需要去看到該篇文章所有參考引用的文章,reviewer所在的圖書館不見得可以供應所有的文章,出版社有權利和義務要去供應全文給reviewer所有的資源。為了學術出版,出版社間原本應該有機制去做橫向串聯,從reviewaccess來串聯審查所需資源,reviewer是志願工作,屬於社會服務(community service),要有足夠的動機(incentive)促成審查工作,然而引用背後的意涵會帶出更多的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s),期刊出版社間應該是樂見這樣的橫向合作。從這樣的概念跨到ILL領域,如果出版社要橫向合作,出版社將圖書館視為entities來做這件事,這樣圖書館可以更容易取得需要的資源。因為出版社掌握了出版資源,出面做這樣的生意應該可以比圖書館做得更好,在商言商可以藉此更加掌握圖書館客戶,增加更多的潛在客戶。身為學者常常會收到領域內的後學寫信來要文章,如同圖書館做館際文獻傳遞的概念,學者會樂意寄出文章,其實這些商機可以由出版社來完成。

綜合袁教授在館際合作裡的運作與思考,他從學術生態中看到了一個可能的藍海策略。同時在資源整合和統合運用間,也看到袁教授推行了Library as Places的概念,促成更多的學研活動可以在圖書館發生。在電子資源爆炸的時代,Reserve或者Access衝擊到圖書館經營的思考,無論是出版社或者圖書館是要一起共同面對未來,才有辦法供應研究資源的需要。廠商如果只有訂閱或不訂閱的選擇,袁教授用資訊的理論解讀只有唯一的選擇一定是全輸,面對問題不是只有01,一定要有一個fuzzy0.2,讓大家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如pay per view更便宜,怎麼增加老師們有更多的當reviewersincentive,這些資訊流程的串聯與應用是從使用者深度利用圖書館後的思考,也值得圖書館從業人員更進一步以讀者立場去實踐更貼近讀者的服務,只要目標正確,一定有機會可以做得更好。(袁賢銘館長審稿)
 【採訪●林孟玲】




1.       馬自明(2011),新交大幫「吃軟不吃硬」,財訊 ,第381期,2014/08/20檢索 http://www.wealth.com.tw/index2.aspx?f=901&id=189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