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圖書館員的新價值:醫學圖書館與實證醫學―訪問中山醫大附醫圖書館主任張慧瑾

【撰文●李偉文】

    來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時已經傍晚,下午的門診已結束,夜間門診尚未開始,但是一樓大廳還是有不少人穿梭著,拿藥批價等檢查報告,我們尋找著指標與電梯,要到藏身在醫院裡的圖書館。

    中山醫學大學是我的母校,剛剛車子在醫院旁停車場找停車位時,我就很感慨:「這個停車場以前是操場,你們大概很難想像,醫院前車水馬龍的馬路,我在這裡唸書時還都是稻田,醫院旁的學校教室大樓以前是農民養鴨的大池塘,我們美其名為天鵝湖……」。

    大家不太搭理我對物換星移的唏噓,認真地在廳堂走廊間尋找著,總算看到圖書室小小的牌子小小的門。



    張慧瑾主任已經在小小的辦公室裡,擺了滿桌台中地方美食,有肉圓、潤餅、麵線、炸雞塊……她熱心地招呼我們吃,一邊到處找椅子讓我們可以坐下來。

    我最喜歡吃潤餅了,不客氣地大口大口吃起來,同時也一邊跟張主任聊天,我很好奇她怎麼會在中山這麼小的廟一待就幾十年!

    「我高中念彰化女中,成績還不錯,結果大學聯考沒考上理想學校,原本想轉校,但是大學生活過得太快樂,而且也交了男朋友,就沒有轉成。大學畢業後,朋友就推薦到這裡工作,原本以為圖書館工作很輕鬆,有很多自己的時間可以利用,想說再一邊準備找新的工作,因為我原本是想當國小老師。想不到在這裡工作得非常愉快,是個熱情溫馨的環境,就這麼一直待下來了!」

    「哈哈!」聽了熱情的張主任的描述,我不禁大笑起來,實在是跟我太像了,因為當年我也自以為考試失常才考進中山牙醫系,原本也想重考,但是讀了之後也玩得太開心,就待下來了!中山醫學院是在稻田中成長的學校,還記得開學典禮時,創辦人周汝川博士,一個開業的牙醫師,大概怕我們被學校設備的簡陋,門面的寒酸給嚇到,特別勉勵我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當初周董事長說話的神情,居然非常鮮明的浮現腦海,應該是被張主任的一番話給勾引出,我嘆了口氣:「想不到隔了三、四十年,中山的硬體設備還是一樣這麼破破爛爛。」話才剛說,張主任馬上就義憤填膺:「你不要看這圖書館小小的,我們的內容可是非常豐富的,醫生或醫學生的使用率可是非常高的……」

    張主任一邊解釋著,我們一邊很辛苦地在找著那裡可以適合當作正式訪談及拍攝影片的地方,最後總算在廁所前的走廊牆角,有位婦產科醫師捐的二手沙發前坐定,主任四處找盆花當裝飾。


    我繼續問慧瑾主任:「醫學圖書館提供的服務是非常專業的,像你這樣非本科系的人如何勝任這樣的工作呢?」

    「圖書館的各種專業學會常常會辦各種研習班、研討會,我有機會就盡量參加,慢慢的累積自己的經驗與專業能力!」忽然話鋒一轉:「不過後來還是有危機感,想要漂白一下,所以還是決定去念碩士班,考到台大圖資研究所!」

    「是留職停薪還是在職專班?」

    「沒有辦留職停薪,也不是讀在職專班,而是跟一般沒上班的研究生一起讀,所以唸書過程真的很累,往往一下課,立刻從台北趕回台中上班,一上客運吃完便當就睡覺,這是白天裡唯一能夠休息的時間。幸好那時候已經生完兩個孩子,不打算再生,而且孩子我的父母親也願意幫忙帶,我才可以兼顧讀書與工作!」


生命的呼喚:實證醫學

    看著外表相當年輕亮眼充滿活力的慧瑾主任,很難相信她的孩子已經上了高中與大學了,我心裡想著,一個工作這麼拚,卻又這麼快樂有活力,居然外表完全看不出歲月的痕跡,一定是內心有極大的熱情與使命感在推動著。果然,當我問她目前在忙什麼想做什麼時,慧瑾立刻就回答:「實證醫學!」



    「實證醫學?」我有點迷惑?醫學的發展不就是奠基於證據與療效嗎?尤其是西醫所著重的檢驗與數據,實證應該是理所當然的,倒是中醫體系近年來才推動科學中醫,輔以西醫慣用的量化與檢驗,可是中山醫學大學沒有中醫系,為何慧瑾主任念茲在茲實證醫學?

    當我提出我的疑問,才知道醫學教育隨著時代變遷已經跟我們當年在學校讀書大不相同了。我也跟著慧瑾主任上了一堂課。

    原來現在醫學研究,醫學知識的進展太快,不管是醫生或醫學生面對這麼多的資料與訊息,如何判斷資料的正確與否,如何選擇適合的處置方式運用在自己臨床工作,這種搜尋資料的能力,就是實證醫學的基礎。

    慧瑾主任仔細地教我什麼是實證醫學。她說實證醫學有五個步驟:
Step 1:提出一個可回答的臨床問題 (Asking an answerable question)
Step 2:尋找最好的證據 (Tracking down the best evidence) :依文獻的研究架構,可將實證醫學的證據等級分為五級-這時正是圖書館員可以介入的點,替讀者找到可用、可信的文獻
Step 3:嚴格評讀文獻 (Critical appraisal) :評判文獻的效性(validity)、影響性(impact: size of the effect)、以及適用性(applicability)
Step 4:應用於病人身上 (Integrating the appraisal with clinical expertise and patients' preference) :將這些等級的證據文獻應用到個別病人身上時,需考量臨床經驗、病人價值觀等面向以進行決策之整合與評估
Step 5:對過程進行稽核 (Auditing performance in step 1-4) :評估整個過程的績效,同時思考下次執行的改進方法

    她以買車為例子,繼續說明買車時都會如此深思熟慮了,更何況在臨床上遇到的問題大多關係著一個人的生死健康,作決策時當然需要更加的嚴謹。
Step 1:我想要買國產休旅車,Honda CR-V及 Mitsubishi Outlander哪一台好呢?
Step 2:開始會去搜尋車子的相關比較結果,操控性、油耗、實際上路狀況、保養維修狀況等等
Step 3:過濾資料來源,仔細評讀這些搜尋到的文章
Step4:掌握可信度較高的資訊後,列出個別優點及缺點,再依據自己的偏好等狀況決定出要買的車
Step5:後續的稽核

    聽完她的解釋,我更好奇了:「妳為什麼會想教醫學生實證醫學?」

   「 我在台大上課的時候,教授拿了一篇論文,內容談到了研究者面對議題論文寫作時,會面臨圖書館焦慮、文獻搜尋焦慮等問題,這讓我聯想到自己工作的醫學圖書館,因為當時醫院內開始討論實證醫學,其中,實證醫學的第二步驟是,搜尋文獻,面對這麼多的資料,這些醫生是不是也焦慮?所以這部分也成為我碩士論文的題目。研究在臨床上遇到問題時,面對要搜尋可信度較高的文獻時是否也會產生焦慮,不知如何搜尋及過濾文獻。」研究發現大家的焦慮問題後就開課教學,降低大家的焦慮。

    不過雖然找資料是圖書館員的專業,但是醫學畢竟很專業,對於非醫學背景的圖書館員的困難點是,必須具備流行病學的知識,才能判斷文章能不能用,幸好當時她認識了一位貴人,也就是學校婦產科的教授,有哈佛大學臨床流行病學的碩士與博士學位,他常常到圖書館,主任常問他問題,他也變成主任的免費家教,他很有耐心地教慧瑾主任,主任也很認真地學,內化為自己的東西,然後再教給醫學生。

    最令我訝異的是,主任居然在中山醫學大學開課,而且從大二教到大六。

    「大二是教一般圖書館的使用方式,也就是概論,讓他們熟悉圖書館,讓他們知道圖書館有這麼多東西,當然,這時候他們不一定會用得到。」

    我睜大眼睛很訝異,為什麼我們當年都沒有這樣的課?

    慧瑾主任繼續說:「到了大三教專科模組,提示學生可善用的各種專科資源,大四教家醫模組,也順便教流行病學的基礎知識,教大家邏輯,能較正確地運用資料。到了大五大六重頭戲就是要學會判斷與應用,因為面對許多研究以及統計結果,研究過程嚴不嚴謹,這些別人使用的統計數字能不能應用在華人身上,統計意義也不見得代表臨床意義,在自己臨床病人的治療上,這是一個醫生一輩子不斷要去思考的。」

    我嘆了口氣:「的確,任何一種疾病,我們可以找到許多彼此矛盾或相反的研究結果,如何抉擇,是困難的哲學問題。」

    慧瑾主任也有點感慨:「當醫生不知如何使用好的醫學資料庫,不知如何判斷,也跟一般人一樣去google的話,我們都知道,Google出來的東西不見得是正確的,有用的資料也不一定就出現在第一頁或是前面的頁數,說不定是在第九十九頁;用Google搜尋一整頁出來的內容可能是片段的、沒有邏輯的內容,不像圖書館的資料庫可以提供完整的資料。」



    除了在中山醫學大學教書之外,現在主任也常到區域醫院、中小型醫院去推廣實證醫學的觀念,雖然說很多圖書館都沒有錢可以買資料庫,但還是有很多免費的資料庫可以使用,主要聽眾除了醫生、館員外,還有醫護人員、醫事人員。目前在台灣的醫院中,與圖書館結合推行實證醫學成功的醫院還有馬偕醫院等。

    忽然想到,年輕時主任最想做的工作是小學老師,想不到人生轉個彎畢竟還是回應了她生命的呼喚,只是她現在教學的對象不是小學生,而是醫生跟醫學生。

    問她還有什麼未竟之志?

    主任雖然已經工作二十多年,有考慮到退休,但是她很想推圖書館員的專業認證,除了讓年輕的圖書館員工作較有保障之外,可以安心工作,最重要的是能夠往專業化發展,才可以發揮出圖書館更大的價值。

    的確,台灣有數以百計各種專業圖書館,每年都花費數百萬,數千萬的經費訂購專業期刊,但是花大錢買來的資料庫是不是能夠充份發揮效果?是不是我們應該再多投資相對來說,非常少的經費培訓專業的圖書館員,協助民眾善加利用圖書館,才是國家資源最完善的利用?尤其醫學知識攸關國民健康,也是每個民眾最關心的,所以醫學圖書館員的專業認證真的是很重要的事。

    現在慧瑾主任擔任醫學圖書館學會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就傾全力在推動這個制度。看著她眼睛的光芒,然後轉頭看看中山圖書室樸實的裝潢,沒錯,周汝川董事長說的沒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走向停車場時,我尋找著大學時上課進進出出的教室,一邊想起慧瑾主任的憂心:「不能讓醫生像老百姓一樣,只能看google說瘋話,說鬼話,而是有將專業變成人話跟民眾溝通的能力!」

    我想,這就是慧瑾主任使命感的來源,也是她一直維持這麼巨大的熱情,源源不絕的動力來源吧!

(本文依據張慧瑾實際訪談,李偉文、李欣澄整理撰稿,張慧瑾審稿)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