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Peer與開放、透明化的學術研究

【撰文●台灣國際資訊整合聯盟協會‧李紹迪】

近日因揭露數位知名學者的論文可議之處,讓「PubPeer」網站在台灣聲名大噪!PubPeer提供一個讓研究人員評論他人論文的匿名同儕評論平台,此網站曾數次糾舉出知名論文的錯誤,但也曾因匿名問題產生過法律訴訟,在學術界的公信力有兩面的評價。


關於PubPeer

PubPeer網站在2012年創立,允許註冊用戶採用匿名方式評論學術論文,據了解使用者也以研究生及年輕研究員居多。PubPeer創立至今在學術圈引起過不少風浪,譬如知名的日本幹細胞研究爭議,還有包括美國、瑞士、德國等不少知名學者的論文都曾因PubPeer中的評論而被糾舉,因而必須修改更正論文資料或是遭期刊出版社撤銷出版。





2015年,為了鼓勵、支持更多人對論文進行評論以及提高PubPeer透明度而成立了PubPeer基金會,也因為基金會需要有人出面註冊,原隱身幕後的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人員Brandon Stell終於曝光,但其他主要成員基本上仍維持隱身狀態。

PubPeer基本上沒有經過所謂的學術認證,但可匿名發表評論的使用者必須是在PubMed收錄文章中的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才能註冊評論,也算是某種將非專業人員排除在外的做法。

使用者可透過關鍵字、作者,或是特定標識碼如DOI、PMID、arXiv ID來查詢文章,然後可直接連結至出版社全文網頁,或直接在文章下方發表評論或意見。雖然在平台上採用匿名發言,但發文評論前,評論內容會先經過審核後才會發表出來,因此若太常發表文不對題的評論,使用者帳號也是會被停權的。因此,有人認為PubPeer仍具有一定的公信力。但台灣學界也有人認為PubPeer僅僅是公開檢驗研究數據、提出合理質疑方向的新興平台,可信度仍不如嚴格審查的學術期刊。

PubPeer這種屬於發表後同儕評論的方式,一般認為有機會進一步確認研究的可信度,因為經過全部學術界人員的驗證,因此透明度高,也可促進該領域專家的交流。但包括Nature、BMJ等知名期刊的調查顯示,發表後的同儕評論方式,若是具名評論,有些研究人員怕打擊作者士氣,有些研究人員和作者研究領域有利益衝突,有些作者則擔心遭受學術偏見攻擊或網路霸凌等;但若是採匿名方式,又怕無法控制評論者的學術程度,流於不夠專業的爭議。

因此,學術界及出版社至今仍在尋求可以讓這些科學研究更透明的方式,譬如PubMed自2014年起展開PubMed Commons Blog的試驗計畫;BMJ和Nature Communications在作者與審稿者的同意下開放出版審稿人對文章的意見和作者的回覆等作法,都是一種嘗試。


透明的科學研究出版 完整的研究資源提供

在研究人員追求更透明、更開放、可充分交流的研究成果出版環境的同時,其實也同時產生了很多不同於以往僅有期刊文獻出版的單一出版資料,在OCLC發表的"The Evolving Scholarly Record" 就有很清楚明瞭的闡述。不管是發表前的研究數據、或是發表後的同儕評論,很顯然都是屬於研究的一部分。



Figshare於日前就曾針對全球2千名研究人員調查開放研究數據的現況,報告顯示76%的研究人員曾經將自己的研究數據開放,八成的研究人員認為研究數據和文獻同等或更為重要,也有九成從未嘗試過開放數據的研究人員在未來會跟進開放研究數據。

利用Primo探索系統查詢時,我們也可以很明顯的發現當一篇文章被查詢時,相對應的研究數據資訊若也可以一併被提供,將可以輕易的讓其他的研究人員得以複製重現研究成果,達到另一種研究透明化的需求。


參考資料: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