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開放與學習精神,開啟圖書館服務事業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資訊資源中心副主任暨圖書館副館長仇曉春分析大陸圖書館服務發展趨勢認為,1995年以前是「p-first」,館藏以紙本為主體;1995-2015年是「e-first」,電子資源比重逐年增加;預期2015年之後,館藏服務逐步轉為「e-only」,電子資源將成為圖書館服務讀者的主體,與台灣圖書館服務的發展歷程大致相同。而面對市場需求的轉變與挑戰,「開放的心態」與「不斷的學習」是飛資得企業重要的核心精神,不但成就其豐富多元的發展,更是其前進不懈的動力來源。
四枚金幣:專業力、溝通力、學習力與快樂力

重視全人平衡發展的她,特別強調飛資得企業同仁具備的四枚金幣:專業上的能力、表達自己及與他人溝通的能力、教育與自我學習成長的能力及累積快樂記憶的能力。前面三枚金幣與工作專業較為相關,最後一枚金幣則是她視圖資領域為志業,持續投入、樂此不疲的關鍵因素:快樂與熱情。「我總能在圖書館找到生活、力量與快樂。」劉創辦人說。
創業藍海策略,國際資源的引進與整合
擁有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系學士及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理學碩士學歷的劉淑德,在創辦飛資得資訊之前,曾於中山科學院計劃處、台北榮民總醫院圖書館及美國 Ebsco Subscription Services Inc.服務,從資訊管制員、圖書館員到代理出版商,劉創辦人深刻體認到台灣圖書館需求的缺口,特別是國際資源的引進與本地需求的整合。因此,從各類學科資料庫、電子書平台的引進代理,期刊論文國際合作出版,全球市占率第一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Ex Libris代理,到相關國際會展的積極參與,不僅是飛資得企業集團的藍海策略,更促進台灣圖資領域與國際機構的多元交流合作。
1998年1月7日首先在美國德拉瓦州成立,並於2011年6月13日在台灣掛牌成立的「國際資訊整合聯盟協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Information Integration,簡稱 IFII)」,便是以促進華人地區之圖資、醫資社群進行國際資訊交流為其宗旨的非營利組織。除積極組織國際會展參訪團及舉辦「兩岸醫學圖書館年會與醫學工作人員會議」外,亦特別設立《IFII 國際醫學專業圖書館會議獎助金》及《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飛資得獎學金》以鼓勵館員論文研究發表及參與國際活動。「我希望台灣圖書館員多些機會參與國際會展,瞭解圖書館服務全球發展趨勢,以及國際社會對圖書館員的栽培與敬重。」劉理事長充滿熱情地說。
永遠與客戶同在,積極開拓蔚藍大海
有別於過去的創新理論,藍海策略強調的是「價值重塑和創新」,而不偏執於技術創新或是突破性科技發展,這點特別適合以服務為導向的圖書館事業。面對日新月異的數位科技發展,教學研究資源的整合應用愈來愈綿密,雲端技術使服務得以無遠佛屆,得以更精準,更即時,更隨心所欲,圖書館的價值遠超過實體空間的限制,可以無所不在,無時不在。
因此,當圖書館積極思考重新定位、館藏政策、領導管理、創新服務、雲端科技、空間規畫、資源整合、流程再造、館際合作、校園及社區聯結等之際,如何協同圖書館達到「價值創新」及「價值重塑」的目標,展現圖書館新時代意義,是接下來全球面臨重要的挑戰。「未來,價值創新之關鍵在於建立「服務生活化」及「服務行動化」的大美生活,圖書館服務將與讀者生活更加緊密結合。飛資得企業集團永遠與客戶同在,持續挑戰昨日的自己,積極開拓屬於自己的蔚藍大海。」劉創辦人眼光閃亮,滿懷信心的表示。
【撰文●黃蓓伶】
留言
張貼留言